赵恒送走张弘嗣姐弟后,看了看天色还早,决定先回家看看,毕竟他已经半个月没有回家了,听说家里的房子重新盖了,还给自己准备了婚房,赵恒不知道婚房什么样,决定还是自己去看看为好。
白沙村的新地址距离赵恒军营五里地的路程,赵志宽将上白沙村与下白沙村合并,统一称为白沙村,不过就算这样,整个白沙村也只有不到二百人,所以整体迁移工作很简单。那些军户没什么额外财产,有些人家连换洗衣服都没有,将家中一些不知使用了多少年的残破家具往车上一搬,运走就算完成。
等赵恒见到新的白沙村后,才发现自己只是半个月没有回来,整个白沙村已经变了一番模样。赵志宽将白沙村用两横两竖四条道路隔成了九个方块,每个方块中居住十户人家,所以整个白沙村应该能居住九十户人家。不过现在的白沙村总共才三十多户一百六十多人,所以才占据了三个方格的位置。
赵福祥答应给白沙村村民每人一户砖瓦房子,但局限于水泥的产能,现在只建成了五栋,其他村民都在自己分到的宅基地上搭着草棚子。虽然住的都是草棚子,但那五户搬进新居的村民为别人提供了榜样,这些村民知道赵福祥愿意兑现自己的承诺,所以虽然住的都是草棚子,但一个个都笑容满面。
赵恒的新家在村东头,不过赵恒看到新白沙村,到不想着急回家,他要去看看村民生活的怎么样。
走进白沙村,村民家里养的狗发现来了生人,一个个开始狂吠,一户砖瓦房子走出一个老头,正是白沙村的里长老徐头。
老徐头这一个多月来真是春风得意,除了自己的终于得了一个孙子外,儿子徐六也被东家升为车间主任,自然工钱也涨到每月八钱银子,这已经比军中小旗还要多了,在加上东家前几天给他家分了新房子,所以老徐头感觉自己年轻了好几岁,甚至有了在续一房的心思。
老徐头看到赵恒来了,赶紧撵开自家狂吠的狗,笑着迎了上去:“大少爷,您回来了!”
赵恒看到老徐头出来,笑道:“徐叔,你家分了房子了?”
老徐头听赵恒称呼自己为徐叔,赶紧推辞道:“小人万万当不起这个称呼,大少爷称呼小人老徐头就行!”
赵恒可没有他爹赵福祥那么重的阶级思想,听老徐头这么说笑道:“你害怕什么,你比我爹小不了几岁,我称呼你一句叔怕什么!”
老徐头心中这个美啊,心中暗道:看看人家赵家少爷,年纪轻轻毫无架子,将来必定是封侯拜相的主!
赵恒走进院子看了看四周,院子不太大,也就大概有半亩地左右,左面搭了一座鸡窝,里面养了几只小鸡,右面是一块菜地,种了些应时的蔬菜,最为关键的右面有一个用木板搭起来的猪圈,赵恒走进看了看里面养了一只半大的小猪,正在吭哧吭哧吃着猪草。
自己家能养猪可是个稀奇景,赵恒记得刚过来是整个白沙村真是穷的叮当响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,不要说养猪了,连小鸡都没有几只。现在却开始了养猪,证明村民手中开始有了多余的粮食,生活在慢慢的变好。
“徐叔,这是你今年抓的猪吗?”
“大少爷,小人家穷的叮当响,哪有钱养猪啊,这是太夫人给村民发的猪仔,村里每家都给发了一只猪仔和十只鸡雏,到年底我们可以留下半只猪,交给东家半只,小鸡则都是我们的!得益于太夫人的恩赐,我家小孙孙每天有一个鸡蛋吃,才能长的十分健康!”
赵恒一听就知道怎么回事了,他奶奶马桂兰是农业出身,搞的这些与后世公私合营的合作社差不多,公家负责提供猪仔与技术支持,农户负责将小猪养大,这样公私都可以得到好处。其实这才是真正联合社的经营模式,赵福祥搞的那套只是占了个名字,实际经营手段与后世国营农场差不多。
赵恒点点头,转身进了屋,这间大瓦房分为左右两间,与后世东北农村那种老少间瓦房差不多,左面比较小的房间是老徐头的房间,右面大房间是徐六夫妻与三个孩子的房间,中间则是餐厅与灶台。
因为没有灯与玻璃窗户的关系,屋中的光线很暗,赵恒也没有进去细看,只是站在门口四处看了看。这栋房子都是砖瓦建成,不过因为缺少工匠,没有安装顶棚,抬头就可以看到房梁。四周的墙上也没有白灰,露出红色砖头的颜色。这种露着本色的房子放到后世,那绝对是实打实贫苦户的房子,可是放在明代,农村一些富农都不一定能住上砖瓦房。
右面屋中正在哄孩子的徐王氏听到外面有动静,出来看到赵恒来了,赶紧跪地说道:“徐王氏拜见大少爷!”
徐王氏这是真心实意的再给赵恒磕头,如果不是赵恒的母亲孙晶,徐王氏肯定就要死于难产,所以徐王氏现在成了赵家的死忠,就算孙晶现在要她的命,徐王氏也绝对不会犹豫的献出来。
看到一个女子给自己磕头,赵恒赶紧说道:“你是徐六的老婆吧,快起来!我听我娘说你母子平安,能不能将儿子抱出来看看!”
徐王氏现在已经出了月子,听赵恒这么说,赶紧回屋将儿子抱了出来,赵恒看到这么一个小小的孩子正闭着眼睛睡觉,实在不敢相信明代婴儿竟然都这么小。
后世因为营养充足,产下六七斤的婴儿十分正常,甚至有些产妇能产下十斤的巨婴。但在明代,因为老百姓长期营养不良,婴儿出生普遍只有三四斤,一些不足月的甚至有两斤左右的婴儿,所以古代婴儿死亡率很高,营养问题也是一个主要原因。
徐王氏抱着儿子感谢道:“大少爷,夫人不仅救了我母子的性命,还每日为我儿子提供一个鸡蛋,所以我儿子才能长的这么大,这都是夫人的恩典!”
赵恒看了看这小孩子,也就四五斤的样子,眼睛都没张开,怎么在这些人眼中好像还发育挺好的样子。不过人家既然感谢自己母亲了,赵恒只好笑道:“没什么,一切为了孩子,孩子才是未来!”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赵恒从老徐头家里出来又看了几家,基本上与徐家大同小异,无非有些人家人口多的,房子大一些,分的小鸡多一些而已。不过所有分到房子的村民对赵家都是感恩戴德,看到赵恒就要给他磕头。
白沙村本来就不大,赵恒走了一圈基本上也就都看完了,赵恒看到其他没有新房子的村民问道:“徐叔,其他人的房子什么时候能建好?”
“听老东家说,建房子需要一种叫水泥的材料,现在窑上人手不够,老东家要新研制一种机器。因为大少爷您下个月结婚,所以所有工匠和水泥都集中为大少爷修建婚房,不过听老东家说下个月那种新机器就可以投入生产,到时候就有水泥为大家建房子了!”
赵恒听完知道问题出在那里了,因为水泥需要将所有生料熟料磨成粉状才能烧制,所以制约产量就是生料的生产速度。听爷爷赵志宽说,一个工人一天用人工才能磨制十斤的生料,如果换上磨盘加牲畜,每天也只能磨制五十斤左右。这点水泥盖一栋两栋房子还将将够用,但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就不够用了。
按照爷爷赵志宽的规划,以后所有的厂房、公路、职工宿舍都需要水泥,这就不是人工能完成的,只能上球磨机。
现在父亲赵福祥去采购生铁了,只要生铁运到,球磨机马上就可投入研制,到时候岛上的生产建设就可以达到一个新高潮。
赵恒想到这叹了口气,现在连水泥都不能批量生产,真不知道自己的火枪什么时候可以装备到位,想到自己手下还只能装备一些大刀长矛等冷兵器,赵恒很是欲哭无泪啊!
赵恒离开白沙村,沿着平整完的道路来到海边,这里距离海边一里处就是赵恒的新家。说是新家,赵恒在远处看自己的家倒有些像电视中的鬼子炮楼。
新家占地二十亩左右,四周成长方形,被高两米的砖墙团团保护住,在砖墙的四角建有三米高的敌台,用于瞭望周围情况。不过这敌台被建成了圆柱形,在远处一看就如同鬼子炮楼一样。
因为赵恒的婚期将近,赵福祥让郑松雇佣了足有一百多个泥瓦工在施工,所以建设进度很快,现在主体建筑物大体已经成型,只剩内部装修与外面的围墙了。
与中国南方那种水榭亭院的建筑规格不同,赵福祥搞的这个新家就是北方四合院那种类型,二十多亩地被分成了四个部分,主体是北面的生活区,有三个独立的四合院,每座院子有九个房间,赵家三代人生活在这里。
除了生活区就是仆人生活的地方,仆人的居住区建在西面,由三排倒坐房组成,一共十二个房间,赵家将来的仆人家丁都住在这里。
在南面有两栋房子被建成了仓库,按照赵福祥的盘算这里应该放些自卫武器,毕竟明代可不太平,这里靠近大海,还是准备的稳妥些为妙。
东面是占地最大的地方,足占了七亩地,这里是奶奶马桂兰的试验田,还有孙晶的实验室都设在这里。
(本章完)
7017k
明末一家人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卧龙小说网http://www.wolongxs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好书推荐:《蝉动》、《将军府的纨绔小公子》、《黜龙》、《三国之弃子》、《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》、《绝境求生崇祯帝》、《数风流人物》、《终宋》、《红楼之挽天倾》、《我不是野人》、